设计师要懂得选择性“听话”

设计师要懂得选择性“听话”

每个人都喜欢讲道理,写文的,拍电影的,公司的领导,身边形形色色的人,各种文章里,甚至是一些信息流里,总有人在试图「教你做人」。网络上也常常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,在告诉你「应当如何」。有趣的地方是,声音大了,就会有人听到,有人听到,就一定会有人相信。以至于很多人越来越敢于发表自己并不成熟的想法,并坚信自己是对的 —— 因为有部分人认同。

比如近来比较火的《中国奇谭》,网络上传播着一些图,说「有家长炮轰」,认为其会对自己的小孩造成童年阴影。于是,在各平台上就泛起各种争论。有少数人出来维护,觉得这些家长说得有道理,而绝大多数人在抨击这些所谓的「家长」,当然也有比较理性的人,就风格、内容、剧情进行讨论。

我想说的是,这么一句话,一张图,没有任何来源,就上了热搜,就能制造情绪对立,真的太容易了。我当然相信有这样的家长存在,但是我更愿意相信的是,这部分发声的人并不是真的「家长」,而是那些想要制造话题,希望看到情绪对立的人。比如一句「动画片应该是给儿童看的吧」,就暴露无遗了。但人就是这么容易被影响,他们愿意去相信那些出现在网络上的任何信息,尤其还是上了热搜的,或者是一位「名人」说的话。

前几天遇到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是,有朋友发来说,自己通过 AI 对话,快速地了解了一本书。我很好奇,问对方是什么书,对方说是《月亮与六便士》,大概总结一下是说:“《月亮与六便士》是德国作家居伊·德·莫泊桑的短篇小说,讲了一个叫海伦·凯勒的主人公,即便变成盲聋人,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。”我听完惊呆了:“你这是不是串故事了?难道你不知道作者是毛姆么?海伦·凯勒的故事是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里的吧。你就算不看书,搜一下也能知道呀,已经懒到通过 AI 对话来了解一本书了?”对方:“我是听别人说,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一本书的,而且很方便,所以我就试一下。”

于是我也去试了下,下面是 AI 对话向我介绍的《月亮与六便士》:

设计师要懂得选择性“听话”

如果我没看过这本书,可能真就信了。当然,我并不是说这类系统有问题,只是它们在处理文学或历史类等软信息时,还不够精确。但不懂的人,就会相信这些内容。不说是人,即便是一个系统,用一种笃定的句式,流畅的话术,胡说八道,也依然会有人相信。

这特别像人们在各平台上争论「家长炮轰某作品」问题时的情况,人们选择相信这类信息,并讲述自己认为的至上真理。同样,如果我没看过《月亮与六便士》,就选择相信这个概括,认为这本书就是这样的,于是发朋友圈或帖子炮轰:“什么样的故事会以买月亮来取悦他人作为故事主题,再联系到资本丑恶,这种书三观有问题。”但事实是,每个人身边却都存在这样的人,他们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信息,就据为己有,并用来「教化」他人,并且还真有人愿意听。

做产品设计的时候,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,比如有用户吐槽产品的某个功能,说这个功能不好用,哪里有问题,文案不好理解,操作不方便等等。所以才有说法:“不要过度听取用户的声音,而要选择性吸收。”因为用户通常只能描述自己的需求和问题,而不能提供解决方案。每个人的问题都是主观的,所以产品设计师需要对产品的使用场景、用户需求、技术可行性、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,最后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。这本身是一种能力,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能力,许多人只是知道这么个道理,但每次做功能改版,都还是不由自主地被用户牵着走。

如果连这些网络信息都无法分辨虚实,或者轻易被调动情绪,时常处于浮躁的状态,那能做好什么事情呢?这么多人在上网,总有许多人与你观点不合,如果什么事都去争论,反而失了智,更何况,你很可能是在跟一个人工智能争论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设计泡一泡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https://www.sjpyp.com/8165.html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