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因为选择多了,会提高用户的决策成本,所以要减少数量。”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。在什么情况下,这句话是成立的呢?比如一家咖啡店推出各种尺寸的杯子,分别是微小杯,小杯,中杯,大杯,超大杯。
除此类情况之外,这句话是很容易反驳的。比如很多人去逛超市,不是因为超市东西好,而是因为东西多。超市的东西能有多好,不就是平时常见的那些么?但是多,就会产生逛的欲望。不能总是把「选择成本」看成坏事,选择多确实会提高用户的决策成本,但是很多人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,去挑选更符合自己意愿的商品。如果我们总是觉得,付出成本,或者让用户花费时间是不对的,那产品的丰富性就会非常单一。不要总是拿一句话来作为决策的标准,那做决策也太容易了吧。
如果你是喜茶的老板,你会因为「选择成本」而减少饮品的类型么?显然不可能。
选择多,自然有选择多的办法。比如,为什么超市东西多,还能让人有逛的欲望,不会眼花缭乱呢?因为有规划。商品分门别类地摆放,纵使花样多,也不会给人造成太大负担。因为人可以通过信息来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,以及货架上都有什么东西,而不需要自己去记忆。好的分类,即便东西再多,也能让用户做出愉快的低成本决策。
就像喝咖啡,我平时喝美式比较多,但偶尔也会点一些当季新品。每次点咖啡,我都只要在商品列表页通过点击商品类目来查看咖啡类型,就能很快挑选到自己想喝的咖啡。
如果所有咖啡都是一列排下来,且没有任何分类,我想确实会提高用户的决策成本。同样,如果类型太少,反而会让人觉得这家店不太好吧:“怎么就这么几种?”于是,“选择多了,会提高用户决策成本”,这句话本身是个问题,但解决方法自然不会只是“减少可选择的量”,而是要看情况来定。
这里有个逻辑,叫做用户行为。很多人遇到类似的问题,总是在想着减少用户的选择,而不是去思考简化用户的行为。比如前面选择咖啡的例子,在做好分类的前提下,如果还能在用户进入页面的第一时间,给用户定位到当季新品,或者热销商品,同样能进一步简化用户的操作行为,让用户更快地做出选择。当然,可以做的方案远不止如此,比如记录用户数据,某杯咖啡喝过多少次?或者上一次购买的咖啡是什么等等。
简化用户行为比较典型的就是就是电商产品的商品选择,类型多,属性差异大。但是否会有人说“类型太多了,减少一点吧”这样的话呢?当遇到问题,只能想到以最简单的解法来解决问题,那只能说明思考深度还不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