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从项目现场发来了几个技术层面的产品优化需求。早上跟产品、技术、项目经理、实施人员一起拉会讨论了一番。说实话,我压根儿没听懂。因为大家都在用技术语言讲解需求,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,听不懂也正常。这或许是很多B端产品设计师都会面临的问题。
B端产品的价值就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,包括解决企业管理问题、提升管理效率等。不同行业间的发展情况、用户群体、业务场景、竞争环境、市场策略都有明显差异,因此B端产品有着明显的行业特性。即使是在某一行业深耕多年的设计师,也会面对一些新领域、新场景。
今天就来聊聊B端设计师如何应对复杂陌生的产品需求?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主动沟通、主动进场、主动积累与思考。
#01 主动沟通
当B端设计师面对一些临时性的紧急需求,而这些需求又很难理解,那该怎么办呢?
首先设计师不要希望凭借自身能力,从零开始逐步了解产品需求,这是不可能的。整个产研团队也不会给设计师足够的时间慢慢消化学习。
另外在职场上,每个人都很忙,没有人会主动关心你是否有疑问、有困难,只会不停的催进度、催交付设计方案。所以设计师想要快速理解需求,首先要主动沟通,通过他人帮助自己快速成长。
1、将陌生信息转变为熟悉的信息
在沟通过程中,每个人都喜欢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传达信息,当设计师与产品经理或者开发人员沟通时,需要将他们表述的陌生信息转变为设计师可理解的信息。
1)信息场景化
例如开篇提到的需求沟通会上,项目现场人员讲了一堆的技术问题,我基本没有理解,其实这些问题已经不属于用户需求的范围了。为了更好地搞清楚需求的核心内容,我按照场景化的思路提了几个问题。例如:
功能应对的用户场景是什么?
用户使用功能的目的是什么?要完成什么任务?
想要完成任务,用户的操作步骤是什么?
功能的业务逻辑是什么?每一步操作是否有限制条件?
通过这样几个问题,我基本上就理解了产品需求的用户场景和流程,结合已有的产品功能,就可以着手进行设计了。当然这种方法是有前提的,简单沟通主要用于迭代优化的需求,虽然内容不容易理解,但是关联内容并不多,通过快速拉会沟通,基本是能够解决的。
2)信息可视化
B端产品比较典型的业务特征就是逻辑性和流程化,复杂的业务系统更是存在跨系统、多角色相互协作的场景。单纯的PRD文字、或者框图原型并不能很好地展示整体的业务逻辑。设计师还需要更丰富的可视化信息辅助理解需求,比如业务流程图,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的理解不同用户角色在整个流程中的定位、节点任务等等。
所以在B端产品设计中,流程图是设计师理解产品需求必不可少的内容。有些时候产品经理并不会主动提供,需要设计师推动产品经理完善相关信息。
2、关注产品动态,不打无准备的仗
在不同的团队中,设计师的处境和地位有很大的不同。大公司研发流程非常规范,设计团队有很强的话语权,需求是不可能绕过设计师的。而在研发流程不规范的小公司,设计师就比较惨,产品经理找到设计师,可能是因为有个需求需要出一下图。至于需求是什么,用户和场景等信息只字不提,此时设计师必然是一脸懵逼。
为了摆脱这种困境,设计师也要主动沟通,时刻关注自己负责的产品线,及时获得产品的最新动向,提前获得一些需求信息,从而弥补产品需求中的信息差。通过主动性让产品经理等协作同事认识到设计的价值,是破解尴尬处境的第一步。
#02 主动进场
我们不建议产品经理提出需求后,立马开始做原型方案。但是很多时候,设计师也不能完全等产品经理提供了完整的需求文档,或者相关的业务内容后,才着手应对需求。因为产品需求本身就存在各种不确定性,即使这个版本完成了,下个版本也会做出优化。
1、主动介入需求设计
除了主动了解产品的迭代计划,设计师还可以主动介入到需求中,参与一些需求调研、竞品分析工作。例如设计师可以跟产品经理了解需求的竞品清单,主动进行前期的设计调研分析等工作,并适时将调研结果分享给产品经理,甚至可以与产品一道完成需求设计工作。
这些前期的研究必然可以更好地帮助设计师理解产品需求,甚至可以基于用户视角获得需求设计的主动权。
2、主动补位意识
产品经理输出产品需求时,材料各种各样、质量参差不齐。有的产品经理会输出详细的需求材料,例如PRD、流程图、原型设计等等,有了这些信息,设计师可以更容易地面对各种产品需求,工作起来也会简单很多。
有的产品经理提供的产品需求材料,可能只是简单的文字描述,甚至是口头传达。这时设计师需要沟通和设计工作并行开展。一方面要做好需求沟通,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沟通的结果,主动完成业务流程图、用户故事、框图原型等构建,逐步澄清产品需求,同时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。
当然这样做无疑会增加设计师的日常工作量,并且如果需求出现了变更或者取消,设计师的辛苦付出也会随之打水漂。不过我认为这些工作对B端设计师的个人成长会有很大帮助。这也是B端设计师提升行业认知、拓宽业务视野的重要途径。
随着不断地积累,设计师就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未来各种需求了。
#03 主动积累与思考
除了完成日常的产品需求外,设计师还要主动积累,深度理解业务、客户、用户场景,增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。
1、自上而下
设计师要能够从宏观层面,去理解产品以及产品所在的行业。
例如通过各类分析报告,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、主要竞品的发展特色、客户群体等信息。同时也要理解自己公司产品的定位,产品的发展方向,以及差异化的竞争优势。有些时候,我们在讨论产品需求时,会忽略基础的产品定位,最终导致产品需求根本是没有价值的。
例如之前做过某款产品,主要是面向外部客户提供在线开发服务的,首要面临外部客户引入、拓展的工作,因此需要尽可能地保证用户在平台上高效地完成开发任务。但是在产品设计时,平台对用户的开发行为增加了层层审核任务,大大拉长了用户的开发任务的周期。我个人认为,这其实是与产品的定位背道而驰的。
2、自下而上
B端产品设计师接触客户或者用户的机会比较有限,有些时候只能通过项目经理、售前或者客服了解用户实际的场景。但是B端产品始终是以业务场景为中心的,在实际的产品应用中,用户也是围绕业务开展工作的。
因此设计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、从底层的客户和场景出发去理解需求。通过信息汇总积累,即使面对新产品、新场景时,设计师也可以举一反三,套用以往经验,轻松完成设计工作。
总结
B端设计师不仅仅要求通用的设计能力,还需要很强的业务逻辑和产品需求理解能力。特别有了设计规范,组件库之后,设计侧执行层面的工作被大大简化了。设计师很大部分精力都会转移到业务理解、需求分析等方面。只有通过不断地深耕和积累,才能不断地提升「设计价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