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我是一个比较随意的人,朋友喊吃饭,问吃什么,一般回个:“都行,无所谓。”主要是我不挑食,好吃的都吃,不好吃的也能吃,像许多人难以忍受的螺蛳粉、榴莲什么的,我也都没问题。我是真的无所谓,不是那种一开始说了随便,等人挑好了,又说这个不好,那个不要的人。
虽然我不挑食,但也有自己认为好吃的东西,不挑食不代表认为所有食物都好吃。比如螺蛳粉也有好吃跟难吃的区别,难吃的自然是难以下咽了,当然也因人而异。有时候好吃和难吃,真是很难做判断,如果有个分数用来判断某种食物的好吃程度,可能就好些了?比如螺蛳粉 1-10 分,我觉得 7 分好吃,有的人无法接受,就打个 1 分。
但这种评价,真的好么?我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好是好,但就觉得怪怪的,可是又说不上哪里怪。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些产品设计里找答案,我给它定义了一个名词,叫「模糊性」。
在设计中比较接近这种模糊性的功能有不少,比如评分。现在到处都能看到评分,像在豆瓣,对一本书或一部电影通过五颗星来打分。很多人对好看或难看的判断来自于星级的判定,比如五星是好看,一星是难看。但是否越接近五星就一定越好看呢?这是一个问题。
在豆瓣,许多人对某本书或某部电影进行打分时,依据的是自己认为的好看与否,但一星到五星的使用,往往没什么标准。比如「难看」是一星或两星,「还行」是三星,觉得「很不错」是四星,而「非常好」是五星。而在另一些人的理解中,「非常好」也只能是四星,一般不能打「五星」,除非这部作品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影响。或者,还有一些人对打「五星」会非常谨慎,它最多只能出现十次,如果有一本书或电影出现第十一个「五星」,就要在之前打了「五星」的作品里挑选一个去掉,改为「四星」。以及,一些人对打多少颗星都无所谓,如果这个作品目前是七分,就给个「四星」,如果是五分或六分,就给个「三星」,表示自己和大众的看法一致。当然,还有很多不同的打星法,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打星的道理,它们都是非常主观的。
星级的模糊性,同时也导致了作品质量的模糊性。一部作品在豆瓣评分为 7 分,不能代表这部作品的质量,评分只是被大众通过星级平均化后的产物。比如五十个人评价的 9 分作品,质量不一定比两千人评价的 7 分作品好。因为人数多,基数大,人对作品的看法不同,导致分数也被平均化。如果你看了这部作品,觉得它值五星,也就是 10 分,并不说明你对它的评价高于大众评价,其中可能存在多种情况。一种是,打低分的人没理解作品的内容,觉得没什么含金量,于是给了低分;一种是,他们本身已经懂得了这本书要说的东西,而这本书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并没有给出新的答案,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了一下,没抖出新东西;又或者是,一些人不认同这本书传递的观点,于是给了低分,等等。而给出五星的人,以前从没接触过这类信息,也没读过相关经典,第一次接触觉得有所启发,且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,以为这是作者首创,于是给了五星。
作为设计师,当我们知道星级具有模糊性后,就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减少这种模糊的情况。比如,豆瓣的做法是,先把打分的星级情况详细展示出来。
我前面说过,虽然这里列出了打分人数和分布比例,但不能代表这部作品的实际质量。所以当用户对某部作品评分四星后,再展示「有人所见略同」的模块,罗列同样打了四星的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,区分不同群体。
这样,就能从模糊的星级体系里,找到打星人数的分布,以及具有相同看法的群体。虽然星级本身的模糊化问题,还是无法解决,但至少能让用户有多一些参考信息。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,比如餐饮业。
之前给一个项目做菜品相关的功能,业务方提出说,想要给用户做一个打分的反馈功能,吃完可以反馈下。也像豆瓣那样,五颗星,让用户自己去打。我把上面的道理给他讲了一遍,告诉他:“星有五颗,如果要做这个,就要想好五颗星代表的意义,一颗可以理解,两颗、三颗、四颗分别代表什么情况呢?”如果以周为计算单位,第一周的反馈总分是 7.9 分,第二周为 7.3 分,怎么评估这个分数所反映的情况呢?以及不同的人数,怎么取值去计算,用户是否要做区分?等等。
还是说,只是因为别的产品有,所以我们也要做,为的只是方便用户的操作习惯?之后对方也提出过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,不过都在我的劝说下,被对方领导否决了。
它的问题跟星级是一样的。后来我给出的建议比较简单,可以只给出两个选项,一个文案类似为「满意」,一个是「不满意」,再给一个选填的原因。做到:不强制用户反馈,只出现,不打扰。
这样的好处是,感受一般的用户,不会给出任何反馈;喜欢的用户要么不反馈,要么会选满意;而不满意的用户,一定会给你一个差评。这样就能知道喜欢的人,喜欢的是什么,不喜欢的人,反感的是什么。虽然简单,但也总比给用户五颗星,让用户做选择来得好。毕竟就连人产品自己也不知道两星和三星代表什么意思,为什么还要给一个评分功能让用户去做决策呢?
当然,不同的项目背景要给出不同的设计方案,如果当初豆瓣给作品的评分维度是「不及格,及格,优秀」这三个选项,也能通过计算优秀比率展示作品分数。所以不要总是觉得别人有什么,自己也要有,重要的是从逻辑的角度去推导一个方案在自己产品中的可行性。很多人在做一个功能前,都没想好这个功能所代表的意思,以及这个功能之后会出现的种种情况,就觉得别人有,我也要有。什么时候能摆脱这样的想法,什么时候才算是成长了吧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模糊的分类,模糊的筛选,模糊的分页,模糊的搜索列表,等等。如果有兴趣,以后也可以找时间写一写。